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科学家发现亿年前昆虫新物种:恐龙时代臭大

来源: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峡网3月20日讯 (本网记者)2021年3月,中国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物种。这种长相怪异的“小怪兽”长着巨大的“角”,和纤细的身体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人类目

海峡网3月20日讯 (本网记者)2021年3月,中国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物种。这种长相怪异的“小怪兽”长着巨大的“角”,和纤细的身体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人类目前发现的触角比例最大的一类昆虫,被科学家称为“大角蝽”。蝽就是人们俗称的“臭大姐”。它是首个具有极为夸张的叶状触角的古生蝽类,是缘蝽科中最早的有关叶状触角的记录。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杂志《细胞》旗下子刊iscience上。3月20日起,这枚琥珀将在北京石探记博物馆进行免费展览,届时还有相关的科普活动同时开展。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杜宝洁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睿博士,通讯作者是南开大学肖金花教授和黄大卫教授,南开大学卜文俊教授和研究生陶文韬,北京林业大学史宏亮副教授,石探记生物学研究中心刘晔、马帅和石探记博物科学馆倪梦雅,以及深圳世纪琥珀博物馆的孔繁利参加了部分工作。本研究中的琥珀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琥珀的形成年代准确的确定于白垩纪中期(约9900万年前)。该大角蝽具有极为夸张的叶状扩展触角。这一发现表明,缘蝽科物种的触角扩张至少起源于9900万年前,并对化学通讯行为,防御行为和性选择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琥珀整体照。受访者供图

据杜宝洁博士介绍,本研究报道的缘蝽若虫“武氏大角蝽”,是以标本的提供者武力静女士的姓氏命名的。杜宝洁说,当刚拿到标本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保存于化石和琥珀中的特化特征极为罕见。武氏大角蝽夸张而精美的多节叶状扩展触角前所未有,表明部分半翅目昆虫在白垩纪中期拥有华丽的外观,并已经建立了敏感、精细的感觉系统。

图2. M. wuae Du & Chen gen. et sp. nov. A, C–I. 触角: A. 触角整体观;C–F. 触角第1–4节侧面观;G–H. 第4节触角主轴远端和近端扩展面上刚毛的分布;I. 第4节触角角质加厚边缘;B. 头腹侧面观(受访者供图)

陈睿博士注意到,该缘蝽若虫强烈扩展的触角面无疑显著增加了其表面积,可接收更多的化学信号,增强对潜在寄主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感觉功能。除此之外,夸张的形态特征还可能在对配偶的定位和吸引中发挥作用,因为通常只有强壮的雄性才能支撑这么大的触角,这也为雌性寻找优质雄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觉信号。

图3. M. wuae gen. et sp. nov. A. 体背面观,标尺=1 mm;B. 翅芽背面观,标尺=500 μm;C. 前足胫节和跗节侧面观,标尺=1 mm;D. 中足胫节和跗节侧面观,标尺=500 μm;E. 后足胫节和跗节侧面观,标尺=1 mm(受访者供图)

杜宝洁通过对标本进行观察发现,该缘蝽应该是近四龄若虫。同时,触角第一节粗壮,第2–4节扩展,且触角轴近缘面密被刚毛,边缘具强角质结构。基于对琥珀缘蝽若虫的发育阶段和触角的形态结构分析,以及部分现生缘蝽的相关生态学信息,我们推测该若虫扩展的触角将贯穿整个成虫阶段,从而揭示出缘蝽在白垩纪时期已经具有了高效的配偶定位和性展示能力。

现生缘蝽生态照。受访者供图

图4. 现生缘蝽生态照. (A–B) Chariesterus antennator;(C–D) Chariesterus armatus;(E–F)Dalader sp.;(G–H)Thasus neocalifornicus. A, C, E, G.若虫; B, D,F, H.成虫。(受访者供图)

卜文俊教授提出,该缘蝽很可能是在拟态一个有叶子的树枝。这比单纯地模仿树叶或树枝要复杂得多,这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防御模式,可能是为了应对白垩纪时期众多的捕食者进化而来,它为自然选择下昆虫行为多样性的进化提供了证据。

图5. 在M. wuae gen. etsp. nov.的演化过程中可能由大触角带来的利与弊。(受访者供图)

研究中肖金花教授发现,由特化特征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巨大成本之间的平衡是最令人兴奋的研究课题之一。一般来说,动物极端形态结构的最终表现型受到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两种力量的拉扯,虽然性选择的力量往往带来爆炸式的正反馈效应,但是,发育和维持庞大的形态结构仍然需要面对自然选择下的巨大考验,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形成物种进化驱动力,并最终决定了它的进化走向。

黄大卫教授认为,对于我们的研究材料来说,极端扩展的触角的出现得益于自然选择和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缘蝽的生存发展。但是,即便能够在接收化学信息,具有拟态行为,性选择方面都占据上风,能量的过度消耗,笨拙迟缓的行动能力以及显著夸张的外形都会限制个体和种群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尤其是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最终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zonghexinwen/2021/0322/613.html



上一篇:亿万年前“大角怪”首次亮相 中国科学家发现昆
下一篇:将昆虫拟化成人,让我想到了“魔物娘”,真的

昆虫学报投稿 | 昆虫学报编辑部| 昆虫学报版面费 | 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