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虫学报》栏目设置[09/07]
- · 《昆虫学报》数据库收录[09/07]
- · 《昆虫学报》投稿方式[09/07]
- · 《昆虫学报》征稿要求[09/07]
- · 《昆虫学报》刊物宗旨[09/07]
基于复眼视觉电生理原理的运动检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昆虫复眼视觉系统原理 1.1 昆虫复眼结构 复眼主要作为视觉系统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它既是视觉信息的采集系统,又是视觉信息的预处理系统。复眼是由不定数量
1 昆虫复眼视觉系统原理
1.1 昆虫复眼结构
复眼主要作为视觉系统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它既是视觉信息的采集系统,又是视觉信息的预处理系统。复眼是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例如家蝇的复眼约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约有个小眼[2]。
昆虫复眼是由正六边形排列的小眼构成的镶嵌状结构,每个小眼构成一个光学装置,每个小眼有八个光感受器。不同昆虫的小眼数目从几百个到几万个不等。复眼可分为三类:并置眼、光学重叠眼和神经重叠眼(图1)。
并置眼最常见,来自特定方向的光触发小眼的感光器中的神经信号,而来自其他方向的光被色素细胞吸收,这样在光学上就与其它小眼分开。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降低了感光效率。神经叠加眼中,小眼在光学上是分离的,不同层上的细胞方向选择性强弱不同。
图1 昆虫复眼分类
1.2 局部运动检测器
昆虫运动检测研究最初由Werner Reichardt和Bernhard Hassenstein[3]在20世纪40年代开创,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果蝇的基本运动检测器(EMD):Reichardt相关检测器。Reichardt相关检测器通过比较来自昆虫复眼上相邻小眼的输入,两个半检测器的输出信号最终相减以增强方向选择性。
虽然基本Reichardt检测器能够再现LPTC和行为响应特性,但如果需要匹配特定LPTC的响应,则通常需要用适当的前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来修改和扩展。比如,模拟视觉输入通常提供零均值的输入,或者将输入与线性带通或高通滤波器卷积,去除绝对亮度的信息[4]。
1.3 整合局部运动信息识别运动模式
LPTC的运动检测网络非常复杂,并且新的类型仍在被发现。当运动条纹穿过一个神经元的感受野时,Reichardt相关器的响应将会上升和下降,产生膜电位的闪烁,该闪烁模式(由一小组EMD产生)将会穿过树突树。这些局部波动会影响对局部速率的稳定、可靠检测,但由于每个树突中的信号与它其邻居会发生异相波动,通过实验可以观测到:通过将多个树突的电输入相结合,由于局部波动相互抵消,最终观察到的输出信号是光滑可靠的。总之,在小叶板中,神经元利用其树突收集局部线索,并取加权平均,可以得到模式运动的可靠指示。
综上所述,可以如下设计基于昆虫复眼视觉原理的运动检测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正六边形剖分,对应于昆虫的小眼;然后,在每个小眼上计算一组(六个)Reichardt相关器输出作为基本运动检测结果;接下来,在不同位置上定义一个视野,并对不同方向在视野范围内进行EMD输出的整合,确定视野内的运动信息;最后,通过将相邻视野的运动信息相结合,得到平滑的运动信息曲线[5]。
2 局部运动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2.1 六边形剖分与小眼分布
首先,对整幅图像进行正六边形剖分,接下来,需要在每个小眼的中央六边形上,计算一组Reichardt相关器。这组相关器一共有6个,分别对应于中央六边形与其它6个感光器之间的运动。这样,就能通过Reichardt相关器获取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作为最基础的运动信息(图2)。
图2 每个小眼中央六边形上设计6个Reichardt相关器
2.2 增强型Reichardt检测器算法实现
为了提高运动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实际实现中采用边长为3像素的六边形。对于输入的原始图像,首先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接下来,对灰度图像进行高斯平滑以降低随机噪声的影响,这里采用了3×3的标准高斯模板。然后,对每个六边形中所有像素的亮度取平均,将其作为六边形的亮度值。
增强型Reichardt探测器输出结果显示:对于快速运动的目标,如果低通滤波器长度选择不当,就会有明显的“拖尾”现象。低通滤波器长度越小,运动检测响应越快,响应强度也越大,但同时随机噪声表现越明显,此外运动“拖尾”长度越小,但拖尾强度更高;低通滤波器长度越大,运动检测响应越慢,响应强度越低,但噪声干扰小、运动检测结果更加平滑,此时拖尾更长,但“尾巴”强度逐渐降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Reichardt探测器中滤波器与运动目标的速度一定要匹配,低通滤波器既不能太短,又不能太长,太短则拖尾、噪声干扰明显,太长则响应强度降低,不利于检测有效运动。可以看出,只要参数选择合理,小眼运动信息的提取效果是比较准确的。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qikandaodu/2021/042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