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虫学报》栏目设置[09/07]
- · 《昆虫学报》数据库收录[09/07]
- · 《昆虫学报》投稿方式[09/07]
- · 《昆虫学报》征稿要求[09/07]
- · 《昆虫学报》刊物宗旨[09/07]
美洲大蠊斑蝥提取物对株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提及未来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同期癌症死亡数将上升至1300万例[1]。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提及未来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同期癌症死亡数将上升至1300万例[1]。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报道,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万例死亡病例,其中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居于前列[2]。目前国内对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等。癌症中、晚期,化疗和放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和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影响,使患者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3]。
动物源类中药资源丰富,在我国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研究发现多种药用动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在体外或体内对肿瘤细胞、荷瘤小鼠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6],且副作用小、相对安全,提示天然动物源抗癌药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药用斑蝥多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临床研究表明,斑蝥提取物在治疗尖锐湿疣、斑秃、风湿、肝炎等疑难杂症时效果明显,近年来药理学实验显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喉癌、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等肿瘤细胞有显著疗效[7-9]。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俗称“蟑螂”,属昆虫纲有翅亚纲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衰老、促进创面愈合、增强肌体免疫力等作用[10-12],大理大学药化学院工作者致力于药用昆虫研发近30年,何正春等[13-15]将美洲大蠊醇提取物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不同部位,采用MTT法检测所得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毒性,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且毒副作用较小,这些研究为开发低毒、高效的动物类抗肿瘤药物打下一定基础。
基于团队前期的研究基础,笔者对大量昆虫来源的提取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对于活性明显的样品,再次进行复筛及量效、时效考察。现将来源于美洲大蠊及斑蝥的3个活性样品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活性及其量效、时效关系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表1 样品YS-I、II、III及DDP对三株人肿瘤细胞的IC50值 /μg/mL细胞株作用时间DDP样品编号....96>h2.7933.....18>h2.9219...
实验结果提示3个昆虫类活性样品YS-I、YS-II、YS-III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量效和时效关系分析表明,3个样品对所选三株细胞的增殖抑制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其中YS-I对MGC-803细胞株在处理24h、48h、72h的IC50值分别为10.07、9.73、6.47μg/mL,已接近阳性药DDP IC50值的1/2至1/3,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对另两株细胞株Eca-109和HepG2,作用72小时后的IC50值也小于20μg/mL,提示YS-I对三株人肿瘤细胞、尤其是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4 讨论
蒋永新等[17]研究表明“康复新液”(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抑制MGC-823肿瘤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梁刚等[18]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有抑制人肝癌细胞Bel- 7402裸鼠移植瘤生长、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YS-I是美洲大蠊聚酰胺有效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而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与MGC-823、Bel- 7402细胞株为同源细胞,推测YS-I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关。YS-I尚为多成分混合物,故从其中纯化出具有研究和开发前景的高效抗肿瘤成分值得引起重视。YS-II、YS-III均为斑蝥的有机溶剂提取部位,在配制样品溶液时,会有少量样品析出,这可能会对斑蝥素抑制肿瘤细胞的效果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显示,昆虫来源提取物对人肿瘤细胞确实存在明显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具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科研及临床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提及未来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同期癌症死亡数将上升至1300万例[1]。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报道,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万例死亡病例,其中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居于前列[2]。目前国内对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等。癌症中、晚期,化疗和放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和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影响,使患者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3]。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qikandaodu/2021/0409/658.html
上一篇:中国昆虫文化简论
下一篇:利用车载式采集方法研究贵州飞行昆虫多样性